電視購物受欺,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
發布日期:2012-03-07 作者:法律顧問律師
所謂虛假廣告,就是指廣告內容是虛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誤解的,從而影響其購買決策的商品宣傳。這類廣告的內容往往夸大失實,語意模糊,令人誤解。針對這些虛假廣告,消費者真的無計可施,法律也無能為力嗎?筆者認為,并非如此!如何有效維權,關鍵在于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找誰維權?搞清楚找誰維權是維權行動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
《廣告法》第3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姓名,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承擔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的主體和條件具體如下:
首先,發布虛假廣告的廣告主——“產品銷售者”。
其次,若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廣告公司”和“電視臺”明知或應知虛假仍設計、制作、發布的,與廣告主一起承擔連帶責任。
再次,廣告經營者和發布者——“廣告公司”和“電視臺”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姓名,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
最后,若有社會組織在虛假廣告中推薦產品的,承擔連帶責任。
二、通過什么渠道維權?找準維權渠道是及時、有效維權的重要保障。
消協的維權作用到底多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消協可以參與行政監督、檢查;向行政部門反映、建議;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支持訴訟;通過傳媒揭露、批評等。根據該法規定,消協并沒有行政執法權,也無最終裁決權,對糾紛只能進行調解,即使達成了調解協議,該協議也沒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因此,當消費者通過消協無法及時維權時,應當及時調整維權途徑。
工商、質檢、公安部門的維權作用有多大?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上述部門作為行政執法單位,有權對虛假廣告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此類機關處罰措施,并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直接的賠償。對于消費者受到的損失,上述執法機關只能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消費者還得通過訴訟解決。
法院的維權效果怎樣?法院作為消費者民事權利的最后保障,當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起訴相關侵權主體,以達到維權目的。同時,法院的生效裁決也是終局裁決,具有強制執行力。但訴訟維權的缺點是程序復雜,訴訟周期較長。但在其他途徑都無法有效維權的情況下,訴訟維權不失為最有效的維權方式。
三、怎樣搜集維權證據?正確、及時地搜集證據,并有效地進行財產保全是維權成功的重要依據和保證。
在維權過程中,有些消費者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往往都是直接和廣告主或發布者接觸,要求維權。其實這樣的方式并不可取,因為,這樣等于告訴侵權主體“我要維權了”,狡猾的侵權人往往在極短的時間內刪除了虛假廣告內容,甚至于人間蒸發,反而不利于有效維權。正確的方法是,一旦發現侵權,首先要做的是盡快保全相關證據。比如:錄制虛假廣告的電視節目;找到購物發票或合同;找到匯款憑證等。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凍結、扣押侵權人的相關財產,以防侵權人人間蒸發。
當證據保全和財產保全工作都做好后,再通過有效的維權渠道進行維權,這樣一方面為維權提供了充分的證據;一方面也保證了賠償能得到有效執行。
四、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跪地,虛假廣告的民事責任主要有:繼續履行、雙倍損害賠償、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等,消費者應依具體情況依法選擇一種或幾種方式行使請求權。
解決上述四個問題,電視購物受欺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能得到有效的維護。有效的維權不僅能有效地打擊虛假廣告的責任人,也能有效地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作者簡介】
錢鈞,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相關法律問題
- 這種作法算不算是超市欺詐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 5個回答25
- 收到假幣的消費者如何維權 1個回答0
- 商品質量缺陷導致人為損壞,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1個回答15
- 我給電視購物騙了該怎么維權? 1個回答0
- 電視購物維權(貨退還款不退) 4個回答0
發布咨詢
相關文章
相關法律知識
最新文章
- 實際施工人可以同時起訴發包人和承包人主張工程款么?
- “頭痛醫腳”,用反壟斷巧勝合同糾紛案
-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能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本律師成功代理一起維修服務合同糾紛案勝訴,充分維護委托人合法權益
- 彭某某與秦某某湖北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二審民事裁定
- 某某建工實業有限公司與劉某某張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
- 王某某與朱某某徐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
- 房產投資租賃糾紛:房東追回20萬租金
- 農村房屋買賣糾紛:合同無效,退還全款
- 歐陽某與某塑膠制品湖北有限公司某地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等租賃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
- 李某某與劉某等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二審民事裁定
- 建設施工工程中,如何區別轉包和掛靠?
- 違約方是否享有合同解除權?
- 楊某與仙桃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再審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
- 一起疑難復雜的租賃合同糾紛案,一審法院作出的判決明顯不當,委托人依法提起上訴,這是本律師撰寫的《民事上訴狀》